Tuesday, Apr 30th

You are here: 研究与评论 国际关系 捧杀中国又一棒:福格尔预测2040年中国GDP达123万亿美元

捧杀中国又一棒:福格尔预测2040年中国GDP达123万亿美元

E-mail 打印 PDF

对于福格尔的文章,西方国家“一片哗然”,而国内民众却是“坐立不安”

 

 

捧杀中国又一棒:福格尔预测 2040年中国 GDP达 123万亿美元

曾铮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福格尔今年初在《外交政策》杂志撰文指出,根据他的相关研究,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到 204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 123万亿美元。此文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球各大报刊和网站争相转载,直到今年 10月份,对此的关注程度仍未衰减。而随着年末将至,中国 GDP总量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预期逐步成为现实,对福格尔文章的关注程度更是与日俱增。

 

但是,绝大多数转载都只是对“ 123万亿”这一数据表示出了极大兴趣,并没有深入了解数据结论的论证以及与相似研究结论比较。因此,要理解这一数据背后的故事必须要厘清三个问题:一是从全球经济构成的角度,审视数据中隐含的中国经济地位变化问题;二是从理论分析出发,探寻数据形成过程的逻辑基础;三是从相似研究出发,对数据可靠性进行对比研究,并对这一数据进行质疑。

一、福格尔用数字描述 2040年中国经济远景

福格尔的文章对 204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出做出了大胆预测,这些预测缘自于其 2007年在美国国民经济研究所( NBER)工作论文,为读者展示了一幅中国经济未来的美好远景。

首先,从总量上,204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到 123万亿美元,这一规模相当于 2000年全球 GDP的三倍。根据福格尔对全球经济的预测,届时,中国经济总量将占世界总量的 40%,远超过美国( 14%)和欧盟( 4%),GDP规模占压倒性的处于全球第一位。该数据是以购买力平价数据为准得出的,而 2007年,中国以购买力平价数据为准的 GDP规模大约仅为美国的一半。

同时,从人均 GDP来看, 2040年中国人均收入将达 8.5万美元,这意味着,要在 2000年的水平上增长近 23倍;同时从 2010年开始,中国要保持年均 11%左右的增长速度。届时,中国的人均 GDP数额虽然仍不及美国( 10.7万美元),但将超过日本( 4.9万美元)、印度( 2.4万美元)以及东亚与东南亚六大经济体的平均水平( 6.9万美元,包括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六国和地区),同时达到欧盟国家平均水平(4万美元)的 2倍以上。

 

二、中国 2040年经济总量为什么能达到 123万亿美元

福格尔认为,有五大因素可以支撑其对中国经济远景情形的乐观预测:

第一,中国庞大的教育投资将积累大量的人力资本,从而成为未来经济飞速增长的持续动力。福格尔预计,对于未来一代中国人来说,高中入学率将会达到 100%,而大学入学率也将会达到 50%以上。而根据相关研究,受过大学教育的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是受教育年限不满九年的劳动者的 3倍,而高中毕业生则是其的 1.8倍。因此人力资本将拉动中国未来经济 6%以上的增长率,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之一。

第二,中国的农村部门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高于农业部门,而未来农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持续增长。福格尔认为,未来农业人口向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转移,将带动 3%的经济增长率;同时,农村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将在未来出现增长,农村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还将进一步增强。

第三,中国的统计数据很可能低估了中国的经济总量。数据低估最为集中的出现在服务业部门,在服务行业,小公司通常不会向政府申报盈利数据,政府部门通常都无法真实地统计到产能提高的真实状况。由此,经济总量的估算没有把诸如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机构的发展考虑进去,这导致官方估算的 GDP值严重地低估了现实国内经济的增长。而中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使服务业统计更加准确,同时其经济总量也会回归于较大的正常数值。

第四,中国目前的政治体系开放性和市场化更甚于美国。多数经济改革,包括一些最为成功的改革,是由地方政府推动、监管的,而针对上层决策的批评和辩论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比起过去,如今中国的经济计划要更加注重民意,对新观点也持更为开放的态度,比美国可能更市场化,甚至可能也更民主。这种良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将为中国未来 30年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

最后,中国长期压抑的消费倾向正在急剧释放。在中国的大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准和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世界银行认定的“中高收入”水平,中国政府逐步认识到,国内居民消费增长对于中国未来长期的经济增长来说至关重要,并出台了大量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国内政策。消费需求的“井喷”将带动内需的持续增长,并将成为长期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

 

 

三、福格尔的预测值得怀疑:一个初步得出的结论

从相似研究来看,福格尔的预测可谓是“特立独行”。邹至庄预测,按照 2007年美元计算,到 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 20万亿美元左右。根据这一测算,中国 2040年经济总量为 100万亿美元,但其前提是不考虑购买力评价因素,同时未来三十年经济增长速度不变。而世界银行认为,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逐步放缓。因此,如果严格核算,其实际值可能大大低于该数。高盛在提出金砖四国( BRICs)概念的报告指出,按照 2003年美元计价,中国在 2050年的经济总量将达到 44.5万亿美元。普华永道在 2006年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按照 2004美元计价,中国 2050年的经济总量将为 35.9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国内外其他学者和机构的相关研究对中国未来经济总量的预测都大大低于福格尔的结论。

由此,福格尔的研究可以说是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充满了乐观和憧憬。当然,其中也不能说没有“捧杀”中国的嫌疑。但是,根据数据形成的基本逻辑,其言论至少存在以下五个疑点:

第一,高估了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从而高估了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首先,中国现在高中入学率为 80%左右,而大学入学率仅为 23%。而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教育资源在前期高度释放,两个比率提高的难度将逐步增大,达到福格尔预测的 100%和 50%的可能性较小。同时,中国优质的人力资本正在迅速向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聚集,这有利于经济保持稳定的增长;但是相对私人部门来说,公共部门的职能决定其难以担负创新的任务,所以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之发达国家要弱得多,这是福格尔不曾考虑到的现实情况。同时,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看,入学率的提高并没有直接带来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而对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也没有发现二者的关系也并不显著,所以福格尔在这一因素的考虑中显然缺乏科学根据。

第二,看大了中国农村经济未来发展的空间,从而高估了农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事实上中国农村甚于劳动力的数量已经十分有限,按照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计算,可能还有 3亿人左右。但是,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普遍偏大,难以转移成为新的劳动力;而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逐步凸显,劳动力将会出现供给短缺的问题,福格尔所谓的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部门转移带来3%的增长只能是“天方夜谭”。

第三,对中国现实 GDP真实性认识不够,过分强调了对其的低估程度。由于人民币汇率、服务部统计和居民收入核算等问题的干扰,中国的 GDP确实存在低估的可能。但是,低估的程度远不及福格尔想象的那么严重。相反,福格尔在 2007年作出“中国 2040年 GDP达到 123万亿”判断的学术文章中,对中国 2000年的 GDP估算存在严重高估的问题,比世界银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数据高了将近 50%,而比我国统计局按照国民核算系统和汇率法计算的数据则高了将近 3倍。所以,福格尔最终的结论肯定存在着高估的因素。

第四,对中国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估计过高,从而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过于乐观。我们不否认未来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有两点需要重点关注。首先,从亚洲和西方国家比较来看,消费率相对较低,并且其增长速度也低于西方国家同阶段的水平,因此不能从西方发达国家消费激增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机制来考虑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同时,消费启动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而在中国,与之相关的分配收入改革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些都具有难以把握的不确定性,因此消费对中国长期经济表现的影响程度难以判定。

第五,过度赞誉了“中国模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而没有看到这一模式与现实中国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层面。很多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能够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相提并论的一种新的模式。但是,很难说存在什么“中国模式”,而中国现有管理体制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发展新的需求,难以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因此,中国现有的经济体制需要进行所谓的“增量改革”,难度较大,这是中国未来经济保持持续稳步增长的重要制度安排。

西方有一句谚语,翻译过来是“在孵化出来之前计算小鸡的数量”,其意就是“盲目乐观”。对于福格尔的文章,西方国家“一片哗然”,而国内民众却是“坐立不安”。宏观经济学家对短期经济波动的预测往往以失败告终,更别说经济史学家对未来历史的预测了。上世纪 80年代,曾经有一位叫沃克尔的美国学者写了一本名为《日本第一》书,大谈日本将对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构成威胁。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预测成了泡影。有趣的是,这位作者的姓只和福格尔差一个字母 ,但是我想,福格尔的预测却和这位学者一样,将只能是“海市蜃楼”的光影。

 

[曾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博士,长策智库 GMEP特约研究员]

 

本评论不代表作者所在单位立场,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