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03rd

长策智库网上论坛: 长策网上论坛
分享“非长策智库原创”文章:低碳、金融、发展、企业、监管、社会政策、书评影评、气候变化、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等。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长策智库观点与立场,如希望删除,请联系ChangCeThinktank@gmail.com

Back to Topic List
扯淡的医改,倘若医生不能为主体
Posted 周三, 2012年 05月 02日 By 唐华
所谓的医疗改革,无论是自上而下的“医改”,还是自下而上的“提案”,都不过是在原有的游泳池里兜圈子,而不是什么真正的“变革”。既得利益者不会出让利益,从狗嘴里抢肉,比当时给它肉时争抢难度要大得多;同样,受压迫的人群也别指望翻身。让改革的发起者革自己的命,倘若换成是我,也必然不会这样做。

只要医改中还提到“以患者为中心”,那么这场医改必然失败。首先要明确,整个医疗活动中的主体是谁。是医生,而不是患者,只能医生为主体,关心患者。医疗行业的相对专业也决定了医生在整个医疗活动中的选择权、决策权不容动摇。最近因“8毛”事件而受影响的几位患儿家属拒绝实施手术而最终导致患儿病情危重,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正因为医生在医疗活动中的绝对权威,在医疗活动中的绝对主导,所以医生才有了“医德”的行业自律。这点其实同老师一样。老师也是在向学生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有绝对权威,才有了“师德”的行业自律。

然而很不幸,所有行当中冠以“医德”、“师德”的两个行业,在如今的畸形年代,处境尴尬。而医生由于人命关天,而处境更为“惨烈”。

医生踏入这一行,是要起誓的。除了入party外,恐怕没有什么场合还需要誓言了吧。当然,一定有人会说,誓言顶个P用。没错,如果誓言有用的话,那么就不会有中纪委重拳之下落马的贪官了。打个岔,话说好像每个贪官都是中纪委拿下的,中纪委的意思是,“中国只有一个纪委”的意思么?医生作为医疗活动的主体,才有了“医德”自律;倘若患者作为主体,那么如此人命关天的事情,只好来看病的人都发誓,保持一个“患德”好了。其实现在也是这么做的,很多知情同意书、各种签不完的医疗文书,某种方面,也是一种被动的“起誓”。

一定有人会为此不忿了。啊,什么都是医生为主,什么都是医生说了算,患者就活该被你们开大处方,大检查,是么!

其实患者没有错,医生也没有错。

理想的医患关系是什么?病人向医生“求医问药”,医生对众生“悬壶济世”。医生是患者的救命恩人,患者是医生的衣食父母。就算古时大夫看病不收钱,所用柴米油盐、鸡鱼肉蛋,也都是患者感恩送来,这才养活了医生一家子。我治你疾患,你送我钱粮。看,多和谐。

注意,这个过程中,没有提到药。

医生身上的两个枷锁,或者说医生为主体的两个枷锁,一是以药养医,一是举证倒置。

先看以药养医。

这是中国的一个创举。它成功的将医药卫生事业推向了市场,养活了自药厂到药监局一整条利益链,或者说食物链,增加了就业岗位和税收,略微提高了医生的收入,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多劳多得”,“体现”了医生的价值。

这简直就是扯淡。医生的劳动价值更多应该是体现在疾病的诊断、诊疗的把握、手术的技艺、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爱护上。而不是几个点的回扣,开多少药才能体现的,不能因为这些蝇头小利放弃医德。

上一段的后半段同样扯淡!在挣不出吃,挣不出穿,付不起首付,娶不起老婆的时代里,正常人都会向金钱低头。不要在这个时候谈什么医德,在生命得不到保障,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前提下,道德是最卑贱的。根据上一段劳动价值的体现,真正的劳动无法体现出价值,而在向钱看时,只需要……就可以……那么我为什么不……?

其实要解决以药养医,必须加大政府投入(真T M老生常谈)。以药养医的本质,就是老百姓养医,而老百姓看病的花销,通过药品、药商、药厂、药监局、再到卫生局、一局二局三局,最后转入医生手中。通俗来说,百姓为鱼肉,医生只拿到了粪渣。简单速成的解决办法,那就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报销比例。老百姓花钱少了,自然不会再诟病“看病贵”。而如果想根本改变,只能打破现有医院经营模式,提高医生保障。这样做的话整个医疗系统将推到重来。废除以药养医,哪怕是以门诊养医,以手术养医,也比以药养医来的强。门诊和手术可以体现医生的技艺,那么开药呢?

不过他们不会这么做的。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

再说举证倒置。这也是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的创举。看似为患者着想,其实最终还是患者买单。这个奇怪的规定,意味着每一位医生只要有医疗活动,就会被预先认为有罪,必须预留证据才能表明清白。这就是大检查的由来,也极大限制了医生作为主体的医疗行为,医生一脚在医院,一脚在法院,必须处处“留证据”才行。当然,对于报销比例高甚至全报销的群体来说,这是无所谓的,他们也从来不会抱怨这些大检查。那么都是谁在抱怨呢?

无论以药养医也好,举证倒置也好,或者其他的一系列奇奇怪怪的现象也好,在医疗活动中,本应该作为主体的医生,已经处处掣肘。政府和媒体拼命迎合普通民众的心思,鼓吹以患者为主体;而在医疗行为中,真正的主导者不可避免的还是医生,因为行业的专业性,患者永远不会成为医疗行为的主导。医患关系就在现实与意淫的交锋中不断沉沦。

其实,在这场医生与患者,健康与金钱,体质与道德的博弈中,最终可能永远不会有胜者。也许唯一的胜者,是那些不会像医生一样抱怨脏、苦、累,不会像普通患者一样抱怨“看病贵,看病难”的人们吧。

借用柏杨先生的一本书的名字,其实,我们都是“丑陋的中国人”。

写下这篇随笔,是源于一个同学在QQ群中发的链接,号召大家去强国论坛为一个医改提议投票。我虽也去注册投票,却感到力量的渺小,以及既得利益者的不屑。我本想写一点,回她在QQ群中,却不想写多了些。命题摊开,却又无法驾驭。欢迎同仁们讨论。喷子自行退散!!

我还有个预感,现行的医疗行业还没到底谷,还有很多人在忍,在等待一个青天大老爷的出现,期待他一巴掌打烂这个操淡的现状。岂不知,那只不过是一个朝代的更换罢了。

另,推荐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或许会有朋友能真正找到答案。